农村空心化,就是年轻力壮的背井离乡,留着的是年老残病。只要是全国各地所有的农村地区,都是这样的情况吗,有没有一些地方,年轻力壮的留在村里,贡献农村,农业的发展。青岛远郊的农村空心化严重吗,作为一个国际都市,不应该跟别的地方一样,村子里面见不到年轻力壮的“土著”在自己家门口为农村,农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既然作为国际都市,远郊农村就不能留出空心化这样的印象,而是有些青春活力的气息。看看半个世纪之前,有多少年轻人下乡为农村,农业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杜绍波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市农业农村局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是普遍现象,在我市一些远郊村也存在这种情况。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引导进城农民返乡和城里人下乡就业创业。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用产业留住人。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传统手工业、特色农业,打造乡土品牌,让生活在农村的人有活干、有钱赚。二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传统农民素质。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提升全链条社会化服务水平,每年实施农民培训7000多人,努力提升农民经营现代农业的技能本领。三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村更加宜居。四是深化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基本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以上各项工作并根据情况适时采取新的举措,推动更多人留乡、返乡、回乡、入乡就业创业,让村更加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