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咏雁局长
市市场监管局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
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米面油茶酒饮料休闲食品等大宗食品阶段性季节性监管,加大对农村食品经营者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查进货查验义务落实等情况,严厉查处经营“三无”食品、侵权假冒食品等行为。
一是抓规范促监管,着力守牢流通环节食安防线。对食品流通单位实施风险分级和监督检查录入,督促学校周边食品流通单位全部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
二是压实主体责任促提升。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培训、分别约谈、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食品经营企业食品安全水平。
三是超常规发力攻坚。重点解决好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通过集中执法检查,加大办案查处力度,严厉查处使用来源不明、缺少“两证”或“两证”不全的畜禽肉、销售“三无”、 过期、腐败变质、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力震慑。
四是加速快检设施迭代升级。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快检设备,覆盖了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微生物污染等多种食品安全检测项目,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增强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发现能力,提高流通环节食安保障水平。
下一步将以督促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落实为工作主线,以过期食品、假劣食品整治为贯穿,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协同推进重点领域、重点业态和重点品种监督检查,全力守牢食品安全关。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高效推进“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抽检”。严格监督第三方检测机构计划实施,定期形成快检分析报告。公示与市场开办者快检结果差异,倒逼快检质量提升。至少每月对第三方快检工作开展 1 次现场检查;督促市场开办者、入场销售者加强进货查验,做到来源可查、信息真实。
二、智慧赋能食品安全监管质效提升。聚焦食用农产品产出准入政策差异,认真研究梳理监管链条监管空白点,汇聚上下游监管部门快检、监督性抽检、追溯信息、监督检查、投诉举报等数据,合力保障食用农产品输入性安全。
三、精心组织过期、假劣食品专项整治。今年要把过期食品、假劣食品作为重点整治内容,有计划、分步骤在农贸(含农批)市场、校园周边食品销售者等重点业态展开,努力实现过期食品“清零”,组织开展风险监测抽检,精准打击销售“假劣食品”行为。
再次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